|
|
(通讯员许刚、王一喆)12月14日,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研究院主办,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社会科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高级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师生齐聚珞珈,共论社会科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
武汉大学副校长李斐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李德仁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Luc Anselin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关美宝(Mei-Po Kwan)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林珲教授,中国数据研究所所长鲍曙明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李霄鹍副院长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李斐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龚健雅院士、李霄鹍副院长分别代表主办方讲话。
论坛共包括八场特邀报告。
李德仁院士做了题为“Night-Time Light Remote Sensing and Luojia-1 Satellite”的主题报告,重点展示了武汉大学团队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在叙利亚内战影响评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发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基于珞珈一号卫星数据的社会经济指标估算、城市扩张监测、海上船舶灯光检测和人道主义危机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Luc Anselin院士做了题为“Spatial data science in the social sciences: concepts, methods and challenges”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社会科学中的空间思维、空间数据特性、空间数据科学、空间数据科学实践和空间数据科学挑战与未来方向等五方面的研究。
关美宝教授做了题为“Spatio-temporal analytics for social and health applications”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时空数据分析及其社会影响、区域和局地政策的健康影响,以及地理情境不确定性问题,指出环境健康和居民福祉是一项复杂的、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色的研究,需要国际视野和跨学科协作。
林珲教授做了题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现代地图语言”的主题报告,指出地理过程模型可以实现对未来的模拟,人文社科也可以尝试建立相似模型,将社交行为、心理实验放置在虚拟环境中以得到更接近真实的结果。
鲍曙明教授做了题为“空间数据科研与教学实验平台新进展”的主题报告,详细展示了该平台的架构、内容和已经开展的案例研究。
武汉大学黄敏学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驱动的消费市场全场景智能营销模式研究”的主题报告,调了营销模式需要实现从传统广告营销到精准营销的转变。陈伟教授做了题为“数字技术在简牍研究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引入先进的红外扫描技术实现对于简牍内部墨迹的识别,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对于简牍图像、文字和文献的管理。洪亮教授做了题为“面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股权和知识大图研究与平台”的主题报告,分享了利用大数据手段,通过建立金融知识大图的方式查找隐藏在金融股权网络背后的金融风险。
“社会科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高级论坛期间,还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空间集聚分析新进展”的培训讲座,邀请Luc Anselin院士、芝加哥大学李迅老师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刘凌波老师为学员授课,来自全国80余名学员全程参与培训讲座。
摄影:唐晓昱 编辑:秦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