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重点项目展示


武汉市江汉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1、项目背景


问题提出

  • 城市管理案件处理效率(时效)
  • 政府职能部门评价机制(绩效)
  • 缺乏分析、预决策的数据基础

可借鉴的经验

  •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 武汉大学和吉奥公司,在空间信息网格的方面研究成果(国家“863”空间信息多级格网的框架设计与相关技术研究,2003AA132080 )

武汉市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试点城市

  • 2005年,武汉市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城市
  • 市政府把试点建设任务交给江汉区政府
  • 江汉区政府组织优势力量进行攻关建设

城市网格化管理

  • 网格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将城市空间划分为一定大小的空间区域
  • 采用网格划分技术,根据一定原则,以单元网格为基本单位,将全市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的单元,单元网格明确管理责任人
  • 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网格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
  • 立监管、指挥中心,协同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2、总体架构


总体建设目标

运用数字城市技术,整合全区网络资源、管理资源和服务资源,优化管理流程,细化管理单元,建立精确、敏捷、高效、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系统,实行监督和管理职责分工,确保政府职能部门“四进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管理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社会服务进社区)的责任和监督落到实处,解决“洁绿江汉、美化家园”文明城市创建和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创建达标后的长效管理问题,以社区为平台建立市民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质量。同时,也为武汉市全市城市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试点应用环境。

总体建设原则

  • 整合原则:最大程度地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
  • 互补原则:通过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工作流程再造,消除体制性障碍,实现管理优势互补
  • 系统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到位
  • 共享原则:成果共享,资源共享
  • 开放原则:系统建设中考虑扩容、升级和多方参与
  • 监督与管理互动原则:实现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在层级和职能上的分离

总体技术路线

  • 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标准进行项目建设
  • 实现从区、街道、社区到单元网格的多级网格化管理
  • 依托全市统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长效管理
  • 基于工作流技术,实现系统协同工作
  •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和浏览器/服务器(B/S)的结合方式,进行系统架构
  • 结合武汉市四进社区建设成果,实现管理内容多样化,使城市管理实现人性化

总体层次结构



系统总体构成



系统硬件平台

  • 呼叫中心硬件
  • 服务器硬件配置:LBS服务器、实时消息通讯与案件上报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
  • 智能终端硬件配置:多普达575
  • 网络环境:有线专网、无线网络

系统软件平台

  • 数据库:ORACLE 9I;
  • 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端, Windows Server2003;应用服务器端,Windows Server 2003;在客户端,Windows 2000、Windows XP;手机移动终端,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 2003
  • GIS平台:地理信息平台采用武汉市规划国土局现有的GIS平台(Arcinfo),MapObject
  • 手机终端GIS平台:GeoMobile 2.0
  • 工作流平台:GeoOA 2.0
  • 应用服务器: Apache 2.0, Tomcat 5.1, IIS 6.0
  • 开发语言:VB, .NET, VC, Java等

总体功能模块




3、网格的划分与编码


网格编码方法
  • 全区33.43平方公里
  • 13条街道
  • 75个管理区
  • 114个社区
  • 1003个网格


4、部件分类与编码


部件编码方法


5、事件分类与编码


事件分类



6、网格化管理软件功能介绍

  •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 GIS基本操作
  • 任务接收
  • 任务监控
  • 任务催办
  • 任务分发
  • 查询
  • 空间定位
  • 状态显示
  • 个人业绩查询
  • 打印输出

  • 协同工作子系统

(1)监督中心接线员与指挥中心派单员间的任务签收、发送时的消息提示

(2)指挥中心与职能部门的间的任务签收、发送时的消息提示

(3)职能部门间联合办理时的消息提示和案件办理结果查看


  • 指挥中心案件受理子系统
  • 指挥中心的任务签收、发送
  • 案件下派
  • 案件回退
  • 案件撤回
  • 案件总体情况查看
  • 职能部门案件统计

  • 职能部门案件受理子系统
  • 职能部门的任务签收
  • 案件办理
  • 案件联合办理申请
  • 案件结果上传
  • 案件情况查看
  • 职能部门案件统计

  • 大屏幕监控子系统
  • 大屏幕指挥
  • 案件总体情况查询
  • 案件信息查看
  • 视频监控

  • 综合评价子系统
  • 综合评价
  • 绩效考核
  • 按监督员上报案件个数、核查核实个数统计
  • 按街道、社区、网格统计分析
  • 按时间段分析案件办理情况
  • 职能部门间案件处理比较
  • 职能部门内部案件分析

  • 数据交换子系统

(1)指挥中心子系统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

(2)监督中心、指挥中心与市规划局系统的接口

(3)监督中心与公安摄像头的接口

(4)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与呼叫系统的接口


  •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 图层控制
  • 专题信息管理与更新
  • 事件信息管理与更新
  • 摄像头信息管理与更新
  • 网格管理与更新
  • 部件信息管理与更新
  • 地名管理与更新

  • 地理编码子系统

地理编码子系统作为底层支撑,提供给其它子系统调用:

(1)给定地名,返回空间地理位置

(2)给定空间地理位置,返回最近地名


  • 短信服务子系统

(1)短信群发(对监督员发通知)

(2)短信单发(对单个监督员或职能部门经办人)


  • 手机数据采集与上报子系统
  • 录音:能录制声音,并保存
  • 填写表单:表单简单填写
  • 拍照:能拍照,并保存
  • 定位:能得到手机所在位置
  • 与服务器通讯:发送数据
  • 显示地图,手机功能设置

  • 构建与维护子系统

权限设置;工作流程设置;区域信息设置;网格信息设置;用户设置;角色设置;打印设置;办理方案设置;职能部门的用户设置;工作日设置。



7、关键技术

  • 系统集成技术

充分集成了网格技术、定位技术、通信技术、GIS技术、Web技术、工作流技术和嵌入式开发技术。

  • GIS技术

(1)利用规划局的地理信息平台ARCGIS,采用MapObjects组件实现了基于GIS平台的对事件发生地、待查基础设施、监督员位置状态等进行闪烁显示、轨迹高亮显示等功能

(2)在城管掌中宝中,基于嵌入式GIS GeoMobile软件平台,实现对现场信息的可视化采集

(3)地图快速定位

(4)空间分析,部件所在网格的分析处理,基于区域的统计分析

  • 基于虚拟机的GIS通用符号技术
通过虚拟机屏蔽具体GIS平台的差异,为符号库的实现提供统一的接口,达到了同一符号库在不同GIS平台上通用的目标。

  • 工作流技术

基于GeoOA工作流引擎,实现多部门协同工作。

(1)监督中心接线员与指挥中心派单员间的任务签收、发送时的消息提示

(2)指挥中心与职能部门的间的任务签收、发送时的消息提示

(3)职能部门间联合办理时的消息提示和案件办理结果查看

  • 基于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技术

(1)利用中国移动的VPN技术建立了一个无线虚拟专网,手机终端与监督中心通过GPRS在无线专网进行数据传输

(2)通过自定义实时消息通信协议,实现案件、照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的传输,协议可扩展

  • 在线升级与更新技术

(1)在服务端通过XML描述进行更新发布

(2)客户端取得XML描述文件,通过软件版本比较,确定是否进行更新

(3)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进行远程文件的自动下载、注册与安装

  • 嵌入式数据管理技术

(1)通过Smartphone内置的嵌入数据库进行案件的描述信息、多媒体信息一体化管理

(2)通过建立空间数据缓存和空间聚簇机制,实现数据快速访问

(3)通过R树索引,加快空间信息查询



8、系统主要创新点


  • 将传统的以城管为主的管理内容拓展到以武汉本地特色的四进社区为主的管理内容(城管、治安、劳保、社区服务)
  • 将建设部的部件分类与编码标准进行了扩充,同时拓展事件和服务的范围,实现了人、事、物的网格化精细管理
  • 全市统一空间数据基础平台,建立长效的数据更新机制
  • 采用虚拟机符号系统,实现多平台上的符号一致性
  • 最大限度的优化和整合资源